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46 皇家事,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大名的皇陵其实有三座,老朱的陵墓不用多说。历朝历代的天子都是这样,刚刚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墓。
而凤阳老家的皇陵,是老朱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虽非帝王之陵,但是与老朱的孝陵是同样的制度,规模达到了两万多亩。
老朱其实是孝顺的,在他受封吴王时就曾派人修建父母陵墓。而在明皇陵营建过程中,老朱先后三次前往谒陵,并一再命太子及诸王前往凤阳祀陵。
本来打算在凤阳老家建都,后来作罢后,营建都城的材料也用来修缮皇陵。
在皇陵修建竣工后,老朱嫌原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乃亲撰碑文,重立新碑,叙述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参加起义军的情况、以及东渡大江,统一全国的简略过程。
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脍炙人口。
朱标领着朱雄英祭祖,随即自然是和老家的父老交谈。
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朱标立刻拉起朱雄英的手,“英儿,与汪伯伯见礼!”
朱雄英立刻起身,快步走向这个年轻人,“侄儿见过汪伯伯!”
看到朱雄英要跪拜,年轻人吓了一跳,连忙拦住不让朱雄英跪拜。
“世兄,英儿乃晚辈。”朱标拦着年轻人,笑着说道,“世兄,安心受礼!”
年轻人记得要出汗了,慌忙说道,“殿下,臣岂敢攀附皇亲!”
朱标这才对朱雄英说道,“英儿,你汪伯伯不愿受你的礼,作揖吧。”
在朱雄英行李后,朱标才说道,“去年世伯过世,未能相送已是不孝。还望世兄领我与英儿去世伯墓前,晚辈们也该上柱香。”
老朱最感念的老乡里有两个,一个是当初的地主刘继祖,拿了一块地给了老朱,让老朱可以让他的父母入土为安。所以老朱登基后,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荫及子孙。
另一个则是汪大娘,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汪武,汪文的儿子。
而汪文本来是叫曹秀,是汪大娘的二儿子。汪大娘是一个寡妇,是老朱的邻居,也收了老朱当干儿子。当年老朱落难时,是汪大娘让她儿子带着礼物帮助老朱去了庙里当和尚。
这个恩情可不小,相当和尚可不是说剃了头就行,还要看寺庙收不收。当时要不是汪大娘准备了礼物,老朱想要当个在庙里干粗杂活的小和尚都没戏。
而汪大娘已经亡故,老朱让曹秀改名汪文,赏赐两人大量田地、金银布帛,还永久免除了两家的赋税徭役。汪文是皇陵祠祭署署令,这个职位不高,但是可以世袭罔替。
去年汪文病逝,伤心的老朱亲自写祭文、遣内侍及仪曹官吊祭。
感谢刘继祖,这也是因为孝道。而汪大娘,老朱是真的尊重这个干娘。
孝道,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说父母在不在世才能尽孝道。
在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据说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
西周王朝,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而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
到了春秋战国,《论语》、《孝经》已有大量关于孝道的规范记载。
而自秦代后,历代朝廷也都注意从正面导向。在封建社会,孝道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问题,完全纳入了社会道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范畴。
这一次太子带着皇太孙回老家祭祖,这也是向天下臣民做个表率。
朱标这一次拦住了汪武,说道,“世兄,若是没有祖母垂怜,父皇安能有今日。朱标未能尽孝祖母,已是失礼。英儿尚小,该为祖母上香,也是替父皇尽孝。”
披麻戴孝肯定是不会的,但是朱雄英这个皇太孙跪拜亡故的汪大娘、上香,这也使得汪武感动不已,旁边围观的凤阳老家的老乡们也交口称赞。
朱标或许是真心实意的,因为他知道他的父皇是多么感念汪大娘和刘继祖。当然也不排除有着一些演戏的成分,仁孝、贤明、养望等等,有些时候就是需要一些表演,这也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品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