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西凉大马入京城【第二章】,三国之西凉兵王,蛤蟆吞地,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小几十个头领恨恨开口,不仅盖勋后悔了,就是几日来一再上火恼怒的左昌也心下不安,有些后悔之前送往雒阳的荐举奏表。
但凡明眼人都知道,董虎在易乱羌人后面趴着对整个凉州有怎样的好处,可若董虎不在后面趴着了呢?
刺史左昌、太守范津、长使盖勋……看着一干羌人头领愤恨眼神,全有些暗自担心、后悔。
大汉朝士人大差不差都有良好的家世,所受的教育都是这个时代贵族式教育,眼光自是不会太差,按理说他们是不会轻易让董虎放开东羌后方威胁的,这对于凉州安定并无多少好处。
不仅左昌、范津、盖勋等人愿意董虎与各郡羌人不和,凉州各郡官吏同样愿意,但他们都知道,即便董虎离开了河湟谷地,河湟谷地也还是各郡羌人的后背威胁,各郡羌人若要造反,就必须先解决了河湟羌。
一年前,董虎摧毁了河湟羌各部,用粮食、牛羊驱使着无数人向西,一个个大小羌部、村寨被暴力摧毁,之后又按照人丁进行田地重新分配,重新划分村寨……
将原有的一切全部摧毁,在破碎后又重新建起新的秩序,河湟谷地几乎成了大汉朝的一个崭新的州郡。
没有世家豪门,没有羌民部落族长,有的只是头上统一的董部,有的是屯田耕种的董部义从。
董虎身在河湟谷地不出来,任谁也没法子,可现在他出来了,西宁城的新主人是一个董家残废儿子,河湟谷地一个有影响力的将领都无,不仅是各郡羌人眼馋的沃土,也是各郡官吏眼中的肥肉。
谁夺了河湟谷地,谁就一举成了拥兵数万的河湟羌王!
董虎把自己的肚皮露了出来,把堆成山的财宝放在所有人眼前。
取?
还不取?
……
哭诉了好几日也没见到刺史、太守、首领大人做主,无数羌民一脸失落的携儿带女逃离渭水谷道,为一万五千董部义从让开通畅道路,可怪异的是,过万董部义从依然不紧不慢,不仅没有加速离开汉阳郡,行军反而更加谨慎……或是更加缓慢,像是担心逃离的羌人汇聚在一起,要整出个十万八万大军干架似的。
散在两翼的数千骑由原本的中队游骑,在汉阳各羌部决定让开道路后,中队游骑相互汇聚形成大队游骑,唯恐逃离渭水道的羌人凝聚在一起,偷袭两三百骑的中队游骑。
羌人不逃离还罢,过万董部义从每日还能行走个二三十里,全都跑了没影后,行军速度不仅没加快,反而走个一二十里就安营扎寨,可是把冀县内所有人气的肚子疼。
刺史府门前哭嚎的羌人就没断过,本想着羌人都让道了,小混蛋该加速离开了吧?结果却越走越慢,气的左昌只派了从事苏正和训斥一通,连给董虎见面的机会都无。
冀县无人理会董部义从,谁理会谁挨骂,各部羌人正鼻孔冒粗气呢,就算盖勋想见一见狡诈难缠的董虎,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敢出城一见,唯恐把各部羌人激怒造反了,可他却不知,在董虎来到汉阳郡时,羌人造反才是英明决定。
冀县是汉阳郡治所,也是整个凉州的政治中心,所属辖地是渭水河谷最大的一处平整谷地,自此处向东,道路只会越来越狭窄难行,直至进入右扶风地界。
凉州通往三辅通常有三条道路,第一条是最北面的一条道路,是沿着黄河向东,走安定郡,自安定郡北面,沿着陇山向南进入右扶风;第二条道路是走街泉亭(街亭),翻越陇山入陇关,过了陇关就算是进入了右扶风;第三条道路就是走渭水道。
最北面的安定道是大道,是丝绸之路大宗货物常走的道路,但这条道路需要绕开南北纵向的陇山山脉,需要折转的路途较远,而且还不安全,因为黄河北面有西部鲜卑各部,这些鲜卑人时常越境劫掠。
街亭——陇关……也就是陇山道,这条路是西域驼帮喜欢走的道路,可以少走不少路,沿途也没有多少官府吃卡拿要,董虎与关中盐商打交道时,曾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特意走过这条道路,驼队或肩挑货物能够通行,但是马车不行,需要在两三千米的山岭中折转数十里。
第三道路就是渭水道,也是凉州通往三辅最重要的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