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吞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1章 各路诸侯乱纷纷,三国之西凉兵王,蛤蟆吞地,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百万石粮耗,几乎每一个冀州百姓都要承担一石粮,每个家庭都要承担五石粮的负担,而这只是二十万兵卒的口粮,没有算上二十万兵卒其他消耗,也没算上兵卒作战时路途上的牛马、民夫运粮消耗,若是算上这些,二十万兵马至少需要八百到一千万石粮,如此海量粮食消耗,冀州九郡无数家族又如何愿意供养?
裁兵是必须的,除非韩馥现在就对整个冀州九郡太守动手,对九郡占有无数田地家族动手,否则就只能立即裁兵,而且即便如此,董虎心下也不认为韩馥有供养五万常兵的能力,只不过当前的冀州面临着黑山军威胁,各大家族不得不如此罢了。
韩馥想对黑山军动手,想与袁绍一同推荐刘虞登基,董虎都不想搭理这些屁事,对于他来说,黑山军的存在对他也是利弊参半。
大丫来信,除了提到了些冀州事情,也提到了青州、兖州,就如袁绍因钱粮与韩馥发生了矛盾,东郡太守桥瑁同样因为粮食问题与州牧刘岱起了冲突。
没有董虎这只蛾子存在时,黄巾军残部在兖州境内闹腾时,桥瑁与刘岱会在钱粮问题上而生死相见,有了董虎后,这种矛盾会更加激烈,尤其是各路诸侯在开封战败后,十万兵马驻扎在临近黄河的白马城。
白马城隶属于东郡,开封战败后,算上俘虏的话,董虎可用的兵马达到了十五万,十五万兵马或许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军中的两三万凉并铁骑,正因这种巨大威胁,各路诸侯方才从陈留郡境内的酸枣退入上郡的白马城。
后退是不假,关键是东郡太守桥瑁根本支撑不了十万兵马的消耗,好不容易签下了暂时和平契约,董卓又在河内郡大肆劫掠,继而引起了兖州恐慌,唯恐董卓回头又侵入兖州,刘岱、张邈、袁遗等人再次领兵进入上郡,太守桥瑁更是领兵越过黄河进入魏郡境内。
大军进入上郡,对维护上郡安全有利,可军队是要吃粮食的,董卓虎视眈眈威逼兖州时,太守桥瑁或许不会多说什么,可当董卓离开了河内郡,危机消失了后,桥瑁就成了另外一种心情,不再愿意为外军提供钱粮。
刘岱、张邈、袁遗全气的肚子疼,他们出兵帮助桥瑁守住了东郡,结果桥瑁却不愿意拿出钱粮,那能不恼火生气吗?
韩馥与袁绍,桥瑁与刘岱,四人因钱粮的缘故已经成了水火,但这些全都与董虎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再理会。
相比各路诸侯私下里的矛盾,长安朝廷的混乱对他影响更大一些,但也就那回事儿,粮价再高又如何?了不起多让人蛊惑百姓向凉并境内逃亡,至于汉中郡……汉中郡太守徐晃将入蜀道路全都堵了个死死,不让关中百姓大量逃入汉中就是了。
董卓在关中祸祸,董虎看到骨瘦嶙峋、衣衫褴褛百姓时,心下难免会生出诸多怜悯、不忍,但他更加知道增加凉并汉民的重要性。
心下不忍,还是会毫不犹豫维持关中一个相当高度的物价膨胀,迫使着百姓向凉并边地逃亡。
事实也就是如此,凉并私下里已经接收了超过十万逃亡汉民,逃入并州的汉民则被安置在河套三郡,逃入凉州的则送往河西四郡屯边耕种。
在没有化肥的时代,基本上都是一年只耕种一季,在哪里耕种都差不多,若一定说田地贫瘠,那也是因为缺少水源问题,而河套三郡、河西四郡并不是那么缺少水源,相反的,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北地郡、西河郡这样的黄土沟壑无数地方才是真的缺水。
河套三郡、河西四郡……包括金城郡在内,此八郡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差,只因这些地方羌胡无数,治安环境差了些,这才显得苦寒、难以生存,事实上,这些地方都是塞上江南的存在。
当然了,董虎的目的还是想向这些地方大规模增加汉民,以此来稀释边地羌胡的人丁优势,进一步增加边地的安全环境。
关中混乱些,虽然百姓遭受了些苦楚,却有利于凉并汉民的增加,董虎再如何的不忍百姓受苦,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与他私下里推动天下混乱局势进一步加剧一样,也会进一步推动关中百姓遭受苦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