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皇城司,朕即大宋,杨氏良家子,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朝官制介绍起来十分繁琐复杂。按制度:“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简单来讲,宋朝官制分官、职、差遣。

官是虚衔,决定俸禄收入的多少。官称与实际职务脱离,也就是说被封了什么官,跟具体要负责的政务八竿子也打不着关系。

宋朝有明令规定,虽有官名而不任其职,非有特殊诏令,不管本机构事务。

举例来说,如果一名官员被任命为了水利部长,那他大概这一生都不会去管水利,反倒有可能管消防,管国家税收,管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甚至哪怕管中老年妇女心理健康,都不会去管水利。

职则是一份荣誉,三馆秘阁官,诸殿大学士、学士,枢密直学士,诸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均可称为职。

真正决定官员做什么工作的,是差遣。差遣就比较容易辨认了,名中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知制诰、直秘阁、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之类,都属于差遣。

当然,这只是理论通用状态。如果一位官员真将这当作真理教条去实践,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因为宋朝制度改来改去,元丰改制后更是全面恢复大唐贞观之治时的三省六部制,运转形势与唐初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具体官制的运作形式,还是要看当朝皇帝的脑回路。

初步了解了宋代这扯淡的政治制度后,那么问题来了。

已知吴革官职是皇城使,皇城使这个官职的职责是掌管皇城司。那么想让吴革真正掌管皇城司,应该将吴革调往何处,任命为什么官职?

并求赵桓的心理阴影。

应该怎么任命?

还任命个毛线啊!

是嫌如今的皇城司不够混乱吗?还是嫌大宋的冗官不够臃肿。

现在最应该做得就是化繁为简,以一个通俗易懂的官职,全权统领皇城司,让这个部门迅速恢复精干、高效,能与锦衣卫一争高下。

所谓的元丰改制,宋神宗连全面照搬唐初制度,照抄《唐六典》这种荒唐事都能做出来。

赵桓哪还有必要在过往的圈圈绕绕里自我约束?因而思虑了片刻,赵桓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说道:“升吴革为皇城司都指挥使,令其立即梳理皇城司,为朕真正伺察京师,监督全军。”

闻言,张叔夜瞬间头痛不已,对官家的任性妄为深感无奈。沉默良久,开口说道:“臣无力正言规谏,请官家召台谏共议国事。”

赵桓平望向远方旭日东升,淡笑着说道:“枢相怎么知道,台谏便敢得罪天子,执宪之纲,秉国之宪?”

对于如今执掌台谏的台长,赵桓可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那可不是一位能与天子正面冲撞,刚烈直言的大臣。

张叔夜郑重的拱手,说道:“谏诤封驳,讽议左右,以匡人君,是台谏职责。台谏如何行事,臣无法置喙。但至少,臣作为枢密使,无需再逾越本职,规劝陛下。”

赵桓全不在意,淡然一笑,吩咐道:“那不耽误,升吴革为皇城司指挥使与召御史中丞议事的诏令,同时下达。”

随着吴革升任为皇城司都指挥使,吴革就成为赵桓任命的第二位主官。这也是张叔夜头痛不已的原因。

若这份任命被传扬出去,必然会在文官中间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再一次打破了大宋一贯的政治传统,即不任命一个部门的主官。

宋朝的官制说难理解很难理解,但说容易理解,也很容易理解。真正要找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找普通人认知中的该部门副手就行。

一般每个部门的副手,便是大宋朝这个部门的正式负责人。

比如监察的最高长官,应该是御史大夫,那么哪怕宋朝对御史大夫的礼仪、章服、俸禄、待遇等方方面面都设置了详细规定,但也没有人能做到御史大夫,掌管监察的只能是次一级的御史中丞。

殿前司的最高长官应该是殿前司都指挥使,那殿前司都指挥使的职位就常年空置。宋朝所谓的殿帅,就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全权主持殿前司工作事宜。

这跟儿戏一样的官场规则,就是大宋所谓的政治传统。

赵桓嗤之以鼻,这跟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再说,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多了去了,也没见哪个有过一丝异心。所以为了提高皇城司的行政效率,赵桓废弃了皇城司的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于都指挥使身上。

这也是赵桓改革宋朝冗官的开始。

相比于其他皇帝,赵桓有个无比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靖康之难,金军将北宋多年积弊几乎一扫而空,无论是冗官还是冗兵,都在这个时间节点降到了最低。

赵桓作为皇帝能有效掌控的只有内城范围内的这些人,军队不过一万两千人,核心官员不过关键节点那几个人。甚至赵桓若是愿意,不用半个时辰,就能联系到每个最基层的办事人员。

所有的冗余官员,多余层级,都能逐一裁撤。那些朝廷百官在此时绝大部分都失去了实权,毫无权柄,也没有反抗能力。

或许改革北宋官场积弊很难,但破而后立,却相对容易。

北宋的行政效率极低,皇帝下达的诏书还要在中书舍人于三省宰相之间来回扯皮许久。

鉴于此,在下达了诏令后,赵桓先派了一名宦官去将吴革带到了宫中。

所以说赵桓有底气无视朝堂上那些冗余复杂的部门与官员,吴革都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而诏书还在三省之间未能走完流程。

统治者的直接掌控力都已经超过了朝廷无数,完全无需文官帮忙治理。那文官们就失去了所有的反抗能力,随时可以被裁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秦时,君临天下

今令冷泠

奇门阴师

蹲蹲球球

权谋天道

小梁叔

从长平之战开始

随云逸

妖道江湖

听风瓶

0号倾听者

李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