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拒绝领奖
首席设计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拒绝领奖,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首席设计师,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来的理由还那么莫名其妙,而且他们这些人有不少以前都是在美国工作过,或者说就是从美国过来,他们不也是冲着林晓来的,林晓难不成是在针对他们?
有些老教授更是脸上露出了愤怒,直接转身离去。
很快,其他人也离开了,这原本的接机团,就这样全部走了。
而另外一边,那两个fbi的探员此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是发生什么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耳机中传来了一道通知声音。
听完之后,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震惊。
他们被发现了?
而后他们皱着眉头,起身离开了这里。
……
这起事件是掩藏不住的,很快,在国际舆论上就引起了各种讨论。
【著名科学家林晓拒领沃尔夫物理学、数学双奖】
【沃尔夫物理学、数学奖得主拒绝领奖,原因为何?】
【因为种族歧视而拒绝领奖的华国科学家】
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被外人所知时,国际舆论上基本都是在声讨林晓这种行为的。
不来领奖,随便说自己因为有事不来都没有问题,哪怕是没有问题也好,但是现在说因为有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冲着自己来,这不明摆着表示找骂吗?
而在国内,舆论也沸腾了起来。
林晓为什么不去领奖?
因为美国人?
当然,相比国外来说,国内支持林晓的人还是很多的。
因为不同于国外那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本国科学家遭到陷害,华国在这上面不知道吃了多少亏,每一个华国人,都不会忘记那些血泪史。
『林神的话已经很好的暗示了,冲着他来的美国人,肯定是那些想抓他的人,咱们国家肯定是得到了消息,然后保护了林神』
『2018年,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芯片专家张首晟被发现在美国抑郁自杀;华国军事科技天才、数学天才被发现自杀于芝加哥大学;华国核动力潜艇重要科学家在乘坐巴西前往法国的飞机时,因为空难身亡……』
『永远要警惕那些外国人,保护好我们的科学家』
『我国不缺那些奖,林神的安全最重要』
……
当然,即使大多数人都相信林晓的选择,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说坏话的人。
『哪有这么多被害妄想症啊,人家什么时候在我国科学家去领奖的时候实施了抓捕的?』
『真不知道想这么多干嘛,你们说的那些被fbi抓的科学家,都是因为触犯了美国法律,不抓干嘛?没有犯人家法律人家抓你干嘛?还有那些死的,你们怎么知道和人家有关系?』
『不领就不领,这么多水军都是来给他洗的?』
这样的话语,在类似的事情上经常能够看到,而说出这些话的人,是什么样的成分,自然也不需要多做解释。
当然,这些评论也已经被淹没在各种骂声之中了。
而这些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其中作为主角的林晓。
此时的他,正拿着一个伺服电机,向几位国内机械方面的院士介绍着他的成果。
“不可思议!”
“这是天才之作!”
看着林晓为他们演示了一遍手中的伺服电机精度,这几位院士都忍不住惊叹起来。
一个原来精度只有1微米的伺服电机,居然在林晓的“八分结构”下,精度直接缩小到了原来的八分之一。
“林晓,你的八分结构,到底是怎么八分的?”
一位院士忍不住问道。
之前林晓只是给他们展现了精度,但是并没有给他们展现内部的结构。
林晓一笑,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先说道:“谭院士,您先别急,这里面的结构,可就涉及到了我的独门秘诀了。”
“所以在给各位展示之前,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听到林晓这么说,这几位院士都面面相觑,随后纷纷说道:“你说就行了。”
虽然不知道林晓要求什么,但是相比起他们对机械的追求,这些要求什么的都是小问题,尤其是林晓现在为他们解决的是华国长期以来都止步不前的伺服电机技术。
他们这些院士,做梦都希望为华国伺服电机的精准度做出重要突破,华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再加上国外的专利壁垒,那些比较方便找到的突破口,已经被外国占去,他们再想要实现突破,就只能从夹缝中寻求那些被国外忽略过去的角落。
可以说,如果不是专利壁垒,华国在不少技术上都能跟上国外,除了一些具有较高保密性的技术,也就是那种通过逆向工程无法复制的技术。
所以,林晓现在的成果,足以让他们感到迫不及待。
听到几位院士的话,林晓一笑,随后说道:“其实就是请各位院士成为定光科技公司的顾问,成为我们公司的人,这个技术自然也就可以给各位看了。”
听到林晓提到的这个要求,这些院士们顿时都笑了起来。
“早说嘛,这肯定没问题。”
“现在就加入。”
他们纷纷说道。
林晓笑着点头,“那就好。”
其实即使他们不加入,林晓也不担心,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专利了,现在他们公司在专利申请上有着快速渠道,基本上很快就能拿到专利,所以现在也不用让别人知道。
而得到了几位教授的同意之后,他便开始拆解手中的伺服电机,然后将内部的编码器弄了出来,接下来又将编码器拆了下来,然后展示给了几位院士。
“这就是我所说的八分结构,通过这种八分结构,我们就可以让其精度直接缩小八分之一。”
几位院士立马凑上去看了起来,原来的编码器,里面是有一个码盘,码盘上的线数,就决定了编码器的精准度。
而经过林晓的修改,原来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码盘还在,但是其他方面却有着较多的变化,其中出现了四个轴,还有信号接收装置等等。
看着这里面的结构,几位院士都再一次为之惊叹:“实在是……天才的想法!”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