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邓茂恃勇打豺狼 邓盛设阱捕熊罴,实话三国,高木峰,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决定创建太平道,号称“太平道人”。

张角为“大贤良师”,前往南山拜于吉为师,晓夜功习道翁所赠三卷经文,然后往返于南山、北山之间,督促十名精干道徒昼夜演练于吉所授神仙之术、方士之技;张宝、张梁为左右护使,按照分工,各带道徒建观设场,云游四方广加宣扬。

先是附近百姓来至道观入道受教,见其景状,果然有粥饭肉食,便一传十,十传百传扬开来,吸引远处饥民,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所建道观难以容纳,又建义舍供远方饥民食宿。不到一年,入教人数竟达数千。张宝、张梁日渐感到难堪重负,便到北山找张角商议。

张角也没料到发展如此之快,便去南山向于吉求教。

于吉对他说:“此正如吾道家经文中‘无则有,有则无’之义。百姓多受官府之害,屡遭灾害之苦,渴望太平之切,势之必然也。”

张角说:“话虽如此,然当下之急,既不能拒众多入道者于门外,又无更多钱财所支,当如何解困?”

于吉笑而言道:“吾师南华仙翁观汝悟性超群,胆略越众,适才委以重托。道家经文与《太平经》之要汝已通晓,所谓‘神仙之术、方士之技’汝已领会。心乃神也,心领神会;形乃心出,心想形现。再将汝所悟与江湖杂耍、魔技相互贯通,用心度之,心想事则成也。至于纾解当下之困,汝今即下山,依现行之法向四周推而广之即可。从今而后,吾自在山中潜心演练呼唤风雨沙石,调度天兵天将布阵杀敌之术,望勿打扰。一旦有急,吾自会找汝。”

张角虽对于吉所言还有不解,但却悟出了“推而广之”其中的道理。

他下山后先把马元义找来,让其将前段招收道徒的做法归纳整理,汇编一册。

这马元义自小聪慧好学,能写会算,又善结交,很快就把册子写好,分抄数本。张角与张宝、张梁商议,从入道人员中挑选出精干道徒,派往东西南北四方,按方圆百里为限,依照马元义编写的册子所记之法,一面号召大户募捐,一面强征富户豪绅一些财物,建造道观,设置道场。然后,依此类推,再向外延。

原先道观作为本部,新建道观作为一方,方设道长、左右护使,每方均派一人到北山学习、演练神仙之术、方士之技,然后各回本方教练道众。

张角、张宝、张梁时常带领人员对四方道场进行查访督导,马元义则负责在本部收纳、汇集各方情况,使得“太平道”组织严密,进展有序,影响不断扩展,势力不断扩大。

且说大兴山下,有一村落,名为邓屯,住有四五十户人家,男女老少二百余人。原来这里住着殷氏一族,名曰殷庄。大概五十年前一对夫妻驱赶马车来到殷庄,说是权住几日便走。

深山野岭村民哪里见过这等马车,以为贵人降临,以客相待。

这夫妻二人山上山下转悠几日,见此处山峻林密,决定落户于此,于是给各家各户施以钱财,邀请帮其建屋造房。庄民长者问起姓名来历,只说姓邓,家遭大祸,便变卖家财前往涿郡投亲不遇,只想静地生活。

其实此人并不姓邓,因为自小卖给邓骘为奴,便改姓为邓。邓太后死后,邓骘遭祸,邓氏被逐,他便拐带邓太后的一个侍女而逃。

这侍女自小父母双亡,后被邓太后收为侍女,深居宫闱,难得与男子接触,如今被带出宫中,承受男女之欢,倒也称心惬意。

她平时很得邓太后赏识,存有不少私房钱,便把它交给自己男人,购置马匹车辆,如出笼之鸟,只想寻一偏僻安静处自由生活,这才来到殷庄。男的虽是邓氏家奴,倒也见多识广;女的跟随太后多年,倒也长些见识,再加上有些钱财,夫妻二人帮衬庄民,和睦乡邻,颇得庄民拥戴。后生一男一女,男取名邓山,娶本庄殷氏为妻;女嫁本庄殷家为媳。

邓山效仿其父,所生子女皆与本庄殷姓通婚。从此邓殷两家结交甚笃。邓山父亲很受尊重,皆称邓公,六十三岁病逝,全庄为之送葬,遂改殷庄为邓屯。

时邓山长子邓琳娶妻殷氏,一胎双子,长子邓茂,次子邓盛,取邓氏家族如山之林,枝叶茂盛之意。这对孪生兄弟幼时只是体重有别,其它差异并不明显。待慢慢长大,差异突显,不但相貌体型,就连性格声音也迥然有别。

邓茂长得体格高猛,虎背熊腰,面如黑铁,声若洪钟,性格刚直,易于冲动;邓盛则是体格纤细,五官清秀,肤色白皙,声如少女,性格温和,三思而行。

兄弟二人自幼吃同席,睡同床,兄疼弟,弟敬兄,形影不离,倒也长短互补,相得益彰。邓茂喜动不喜静,常常带着邓盛上山爬坡攀树,舞棍弄棒,猎捕一些飞禽走兽。而每次上山,邓茂都怕邓盛受到伤害,只叫他躲在山洞中守护猎物。

一次邓盛在洞中守护着猎取的几只飞禽和三只受伤野兔,突然一野兽闻腥出现。邓盛不知何物,看样似像豺狼之类,便急中生智,将一只飞禽抛出洞外,趁那豺狼扑向飞禽一刹那间,邓盛转身跑出山洞爬上一棵大树。

待豺狼将那只飞禽吞吃后又奔向山洞时,邓茂正一手提棍,一手掂着两只野兔走向洞口。邓盛不敢大声呼喊,随手折一树枝抛向邓茂。

邓茂抬头,见邓盛蹲在树上摆手向自己示意,知道洞中发生意外,正要提棍进洞,又一树枝落到头上。只见邓盛又是摆手比划,又是张口说话。邓茂虽然平时粗鲁,但对邓盛却言听计从。

他从邓盛手势和虽然张口却未出声的口型中懂得了其中之意,便悄悄躲闪到洞口一侧。

待了一会,想是豺狼已经吃饱,扭动着身躯,一跩一跩地走出洞口。邓茂大喝一声,如同震雷,豺狼被吓得不禁后退。说时迟,那时快,邓茂趁那豺狼一愣神间,纵然跃起,双手抡棍,犹如空中而降,一棍将狼打翻在地,四蹄乱蹬。邓茂再次抡棍,照头猛击,顿时豺狼头崩脑裂,血浆四溅,四肢慢慢僵直。

邓盛从树上下来,赶忙用衣袖为邓茂擦汗。兄弟二人喘息一会,邓茂扛着那兽在前,邓盛提着野兔在后,走下山来。

邓茂、邓盛回到家中,左邻右舍都来观看,有人认得,说是山狼。

众人听了邓茂讲述打狼经过,纷纷称赞邓茂之勇,邓盛之智,同时也对山中出现这种野兽感到担忧。

邓茂却说:“只要有我在,别说是豺狼,就是有虎,也不必害怕。”

邓盛拉了拉邓茂衣角,邓茂不再多说。等乡邻散了,邓茂问邓盛:“众人担忧害怕,我为他们撑腰壮胆,为何阻拦?”

邓盛说:“以前庄民只是听说虎豹凶猛,豺狼残忍,未曾见过。今闻兄勇猛击狼,众口称赞。然而,他人谁有这种神力,谁有这种胆量,难怪有所担心害怕。”

邓琳见乡邻夸赞自己儿子,觉得脸上有光,听了两个儿子的说话,觉得颇有道理,便吩咐儿子,剥去狼皮,待煮熟狼肉后,晚上请乡邻过来尝肉,并商议防御野兽办法。

邓琳祖上曾生活宫中,略懂酿酒之法,即把平时剩余粮食捣碎装入坛中,兑水少许,密封坛口,放在院中,经过九九八十一天风吹日晒腐烂后放到锅里,加

上山涧泉水熬煮,然后过滤渣滓,成为酒浆,再倒进酒坛密封存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灵仙路

七月里的小七

天命大主角

咸鱼不想动

文艺巨星奶爸

傻兔会飞了

相声贵公子

胖子爱吃炖豆角

重生七零长姐为大

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