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义士行刺未遂 虎将乱箭丧命,实话三国,高木峰,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公孙瓒引兵回营,犒劳军士,设宴慰劳刘备、关羽、张飞、赵云。

席间,公孙瓒说:“若非玄德兄弟前来救我,几乎狼狈不堪。”

刘备说:“在平原探知师兄与袁绍相争,便与云长、益德引兵特来助战,不想还是晚来一步,使兄险遭不测。”

公孙瓒备说昨日战况:“若非子龙及时赶到,吾命休矣!”再问赵云:“听说冀州人都依附袁绍,怎么唯独子龙能迷途知返?”

赵云站起,向在座施礼:“子龙受郡守所托,招募常山郡义勇,意欲辅助明主,匡扶正义,保护民众。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子龙却不知谁是明主。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追随能够实施仁政、忠君爱民的首领。听说袁绍聚集义勇讨贼安民,意欲投奔效力。后来知其既不忠君又不爱民,故弃彼而投将军,并不是因为要疏远袁绍而偏向将军。”

刘备见赵云战阵中勇猛无敌,待人彬彬有礼,出言不卑不亢,甚为敬爱,说是相见恨晚;赵云听了公孙瓒虎牢关桃园兄弟“三英战吕布”的介绍,对刘关张甚感敬佩,说是如见兄长一般。二人推杯换盏,神色相依,眼光交流,相互敬爱之情溢于言表。

公孙瓒说:“今得子龙,又有玄德相助,就不怕颜良、文丑之勇矣!”

张飞端盏一饮而尽:“吕布骁勇,天下尽知,吾尚不惧。有益德在此,颜良、文丑匹夫有何惧哉!”

公孙瓒谈起昨日战阵:“吾先锋大将严纲有万人不敌之勇,从辰时擂鼓,直到巳时,敌军仍不进攻。待敌将出,严纲冲杀过去,两边伏兵皆不动。直到深入,忽闻一声炮响,弩箭俱发,先锋被斩,初战告败。仅数百弓弩手即可挫败我先锋精锐。战阵严谨,战法有度,不可小觑。”

刘备闻听,想起当年第一次参加剿灭黄巾军的大兴山战斗,颇有感悟:“没想到贼寇将领程远志、邓茂被杀,贼军阵式不乱,进有规,退有序,竟然携裹贼首尸体安然退兵。”

张飞说:“当时,若非云长二兄长怜悯贼众都是无辜苦难民众,于心不忍,岂不杀他个人仰马翻。”

赵云说:“益德兄所言不差,勇者,无往而不胜。”

关羽说:“吾窃以为,惟同遭苦难,心齐意坚,尚有部署得当,演练有方之效。”

赵云说:“云长兄所言极是。义,人则附;不义,人则散。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战略靠谋,战阵靠演,战术靠练,战法靠变,战斗靠勇。将不在多而在勇,兵不在多而在精。然只有勇将而无精兵,只有部首而无部众,皆无胜算。人,胜之本也。”

刘备闻听赵云一番战论,对关羽、张飞说:“前车之鉴,当谨记。”

众人痛饮一番,畅谈一阵,酒酣意浓,至晚方散。

再说袁绍输了一阵,见公孙瓒新得赵云勇猛无比,又有刘关张相助,恐难取胜,便坚守不出。

袁绍与公孙瓒相拒月余,董卓闻知袁绍与公孙瓒在磐河厮杀,听从了李儒之言,假借天子诏书派遣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为二人调解,使其感德顺从自己。

袁绍闻报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抱天子诏书前来宣谕,急忙赶往百里外出迎,再拜奉诏。

二人又到公孙瓒营寨宣谕诏书。公孙瓒就致书给袁绍,互相讲和,又上表推荐刘备为平原相,留赵云帐前听用。

临行,刘备与赵云依依不舍,互说“相见有日”,洒泪而别。公孙瓒即日带赵云班师而返。

刘备与关羽、张飞辞别公孙瓒,率本部一千人马自回平原。沿途所见逃灾避难者不计其数,所经村落十室九空,满目疮痍,目不忍睹。

正行间,刘备见一妇女怀抱幼子在路沟中啼哭,下马问她,说是丈夫战死,无家可归,想把两岁儿子送人养活,又无人要,出于无奈,才抱子来到路边,若能碰到慈善人家,把孩子抱走养活,逃个活命,自己也就死能瞑目了,不想碰到军兵到来,方才到路沟躲避。

刘备闻听,凄然泪下,把那妇人扶到路边。后边步兵军士见刘备扶一妇人上路,纷纷围拢过来,前边骑兵也转马回身,不少军士悲伤落泪。

忽见一骑兵滚鞍下马,跪倒刘备面前:“主公怜悯百姓,将士无不敬仰。这母子实在可怜,抛弃路上恐不忍心,带在军中多有不便。我有长兄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若主公把这一妇人赏赐我兄为妻,一来可救她母子于水火,二来可解我兄娶不上媳妇的烦闷,我全家当感恩不尽。”

刘备问这个骑兵姓名,家居,何时从军?骑兵回答:“姓邓名罡,家就住在平原附近乡下。因身躯庞大,有股蛮劲,一顿能吃三人饭食,听说主公宽待属下,乐善好施,便于今春投靠从军,一来可以填饱肚皮,二来可以领些饷钱养家糊口。”

刘备一听,正好可以用此安抚军心,便把军曹叫来,大声对众将士说:“我军乃仁义之师,军纪严明,不得侵扰百姓。等回到平原,都把各自姓名,家居地址告知军曹登记造册,今后若有伤亡,便于发放抚恤费用,慰籍家属。”

众军士齐举兵器高呼:“死力报效!”刘备把那母子扶上邓罡战马,率军继续前行。

刘备回到平原,令邓罡先把那母子安顿在平原相府,择日送回家去,与其兄完婚,并叫邓罡住入相府,以便照应。

原来这邓罡正是邓屯养士,与殷奎二人跟踪桃园兄弟来到平原。邓罡潜入刘备军中,伺机刺杀仇人。殷奎住在城内,在外接应。数月有余,一直没有机会,按照邓盛务必确保自身性命的严格训令,不敢贸然出手。途中遇到遭难母子,谎称家居平原附近,替兄求亲,以便接近刘备。

邓罡回到平原找到殷奎,细说情况。二人商议,殷奎先在附近乡下找一住处,再准备一辆马车,邓罡再把那母子接去安顿,待刺杀仇人后,同回邓屯。

不几天,殷奎就在平原西北十五里处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住处。这个村庄几乎无人居住,最东头一家紧靠树林,隐蔽僻静,宅院大门锁已生锈。殷奎换了门锁,就去相府找邓罡报告情况。

守门兵士问他,说是本城商人,特来与相国商谈募集军资事宜。

平时刘备经常与包括老百姓在内的一些人士促膝交谈,有时还与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守门军士也不在意,还告诉他刘备住处。

殷奎来到门前,见刘备独自一人正在饮食,便一步跨入室内,将门掩上,伸手就要拔短刀行刺。

刘备见有人来,不禁大声喝问:“壮士不约而来,想干什么?”

殷奎见行踪泄露,又听外面脚步声响,急忙将手缩回,抓起案上饭食往口中猛塞。

邓罡等军士推门而入,只听刘备说道:“看这位壮士像是饿急,坐下慢吃,以免噎着。”

殷奎也不答话,只是点了点头,依然不住地往嘴里填食。

刘备看天即将下雪,叫邓罡找一件棉衣,再拿一些饭食,嘱咐邓罡:“好生送这位壮士出去。”

邓罡送殷奎出来,到偏静处:“今日好险。你若有个好歹,如何向庄主交代?”

殷奎说:“住处、马匹已经备好。我找你告知情况,见只有刘备一人,不想错过机会。看刘备如此宽怀仁厚,倒有些于心不忍。”

邓罡说:“幸亏关张外出募兵,要不哪有你的命在。你速回去,明日我便带那母子找你。”

殷奎说了详细位置,直奔城北门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灵仙路

七月里的小七

天命大主角

咸鱼不想动

文艺巨星奶爸

傻兔会飞了

相声贵公子

胖子爱吃炖豆角

重生七零长姐为大

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