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8章:隔空交战,略胜一筹,大隋主沉浮,碧海思云,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开皇年间,隋朝和突厥汗国打得不可开交,先后臣服柔然、突厥汗国的东北各部失去“主子”管辖,纷纷蠢蠢欲动;高句丽趁势而起,扛起了兵进中原的大旗,和野心勃勃的h、契丹、i族、奚族结为“军事同盟”。到了开皇十八初,时为王子的高元眼见大隋积极备战、准备与突厥汗国决出雌雄,自以为隋朝分身无术,便请命父亲平原王,悍然率领联军进犯辽西地区。

可是杨坚并没有按照高句丽的“剧本”来“演”,先是营州总管韦冲打退了联军,而后出动水陆大军加以还击。所以开皇十八年征伐高句丽那一场战争,针对的对象是包括高句丽在内的“军事同盟”,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高句丽。

虽然高句丽事后到歉、称臣了,但是杨坚仍不解恨,更没有就此作罢,他下令杨谅、高g,让他们掳走了高句丽辽东地区的十几万人口,然后迁往黄淮地区为民。【史实】

隋军士兵虽然因为风浪、天气、瘟疫死伤无数,但却吓退了高句丽、破了以高句丽为首的辽东“军事同盟”,而且还震慑了生活在北齐故地“六镇后裔”。若是把抢到的高句丽人口、无形的“资产”累计起来,杨坚那一次远征本身并不亏。

重要的是,在保证冀州、幽州安宁的同时,也为开皇十九年大破突厥汗国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时隔八年,隋朝再一次强势东来,杨集为首的隋军士兵不仅灭了入侵营州的契丹,还把契丹纳入大隋的版图。隋朝此举,导致高句丽占领的辽水平原东部地区处于大隋的兵锋之下,消息传开,高句丽上下混乱,迅速分成主战、主和两大派。

主战派以大对卢渊子游、帛衣头大兄渊子澄为代表,他们兄弟认为大隋新帝初登大宝,威望不足,又因内战、迁都、军改的缘故,国内动荡不安;短时间内,隋朝无法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高句丽应该趁此机会,和隋军打一场大战,全力夺取辽州、燕州、营州,将隋朝势力赶回临渝关(山海关)内。

即使隋朝还控制着临渝关,但失去辽西走廊的临渝关,缺乏地理上的纵深保护,战略意义已大不如前。到时候,隋朝纵然派来百万雄兵,也没有足够的开阔地势供他们摆开阵势。

这是渊氏兄弟的公心,而私心有二:一是鸭渌水以北属于渊氏集团的地盘,最富饶的辽水平原东部地区,因为隋朝占领了契丹之后,变得无险可守。要是隋军进攻高句丽,渊氏集团的核心利益首当其冲。

二是渊氏的核心势力是军队,掌控高句丽六七成兵权;但他们知道高氏政权深入每个高句丽人的骨髓、灵魂之中,所以他们没有改朝换代的心思和条件,但是为了渊氏长存,只能把权臣一路当到底,否则渊氏必亡。

而高元作为高句丽的大王,不可能允许渊氏成为不可预料的权臣、不可能允许渊氏步步架空王权,他现在虽然没有向渊氏子弟、门生、部下开刀,但却卡了渊氏率领的军队的军饷、武器装备。要是高句丽和大隋开战、长期对峙于辽西走廊,渊氏的价值得以体现,而麻烦也将不告而破。

所以在渊氏兄弟看来,高句丽与大隋开战,是于国有利、于家有利的好事,故而主张发起进攻。

主和派以乙支文德、檀桓、高氏王族为代表,他们首先认为大隋王朝如日中天,实非高句丽能敌,就算隋朝失去辽西走廊,可隋军仍可兵出檀州,绕过燕山山脉北麓,接着借道奚族,抵达契丹,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取辽水平原、一路从背后袭击辽西走廊。

若是如此,高句丽损兵折将,至少失去“长白山山脉―千山山脉”以北的领土,所以主动挑衅大隋,实不可取。

其次、高句丽以南还有新罗、百济,一旦拼尽全力在北方与大隋作战,与高句丽有世仇的新罗和百济定然北上,到时候,高句丽两面受敌,国祚必亡。如今隋朝又没有进攻高句丽的意思,又何必招惹这个庞然大物?与其如此,倒不如乖乖的向隋朝纳贡,稳住隋朝以后,再集中兵力统一半岛。

主和派这两个观点,不管是有意无心,都隐隐指责渊氏兄弟自不量力、动机不纯,企图将高句丽拖入绝境之中。可渊氏兄弟偏偏还反驳不了,因为主和派字字句句都占据一个“理”字。

事实其实就是如此,战,虽然能威加四海、开拓疆域,可轻则使国力消耗过巨,使得民生跟不上来,重则有亡国之险。和,虽能发展经济、让国力稳定,但却使一个国家实力、战力永远低下。

战、和各有利弊,最后高句丽君臣再从敌我双方的实力一一权衡,多数人都认为高句丽与雄霸天下无敌手的大隋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要是贸然交战,高句丽毫无胜算,即便隋朝大军最后打不过“长白山山脉―千山山脉”,高句丽也会失去大半条命。

如此一一辩论,主和官员也就越来越多了。

但不管是主战也好、主和也罢,他们在一件事上的看法,却是达成了高度共识,那就是加强辽东防御。

辽东指的是辽水以东的平原,除了北部的粟末h占了极少一部分,南部的八成以上,尽归高句丽所有。而辽水以西,就是辽西了;契丹还在的时候,辽水以西的北方大地,有六七成是契丹的领土,剩下的极少一部分属大隋辽州、燕州,由于辽水南段水势湍急,隋军很难渡河。

可现在的辽西尽是大隋的了,而北方新设的大安县与高句丽比邻而居,中间是没有障碍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旦隋军渡过辽水上游的弱洛水、集结于大安县,就能直接杀入辽东,要是再纵兵南下,他们就没有开皇十八那么幸运了,至于他们沿着边境、沿着辽水打造的“南夫余城―新城―玄菟城―辽东城―安市城―建安城(盖县一带)”防线,也将起不到半点阻敌作用。

因此高句丽君臣决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一条北起南夫余城、南至建安城入海口的千里长城。

与辽州东山县、燕州东部相望的南段边界,同时也是辽水干流,高句丽早已在东岸建立了“新城―建安城”防线,中间穿插着小城、滩头堡垒,这一段,只要在防线外面用城墙连接起来即可,而且又有辽水这条天然的护城河,晚点修长城也可。

而南起新城、北达南夫余城的边界线,不仅没有辽水为界,而且皆是平坦草原,所以这段长城不但要尽快修好,还要修得高大厚重。

这项工程如果修成,辽水和长城相互辉映、相互依仗,形成一座先天与后天结合的防线。隋军若想攻入辽东、收复辽东领土,辽水和长城就是他们遇到的难题。

辽东城是高句丽北部地区的中心,它位于后世辽阳老城区,同时也是汉朝襄平城的襄平城;高句丽占尽辽东以后,将襄平城更名为辽东城,并且重新扩建。

如今的辽东城呈四方形、城周四十里,有东、南、西三座城门,整体规模宏伟、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而且此城的内部和平壤城一样,由两重城垣将隔为内城和瓮城,这也是辽东很难攻克的厉害之处。

渊子游是高句丽资历最老、战功最为彪炳的大将,他虽是渊氏族长、高元对他忌惮无比,可是隋军攻克契丹的消息传到平壤城,高元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渊子游,并且把他派来辽东坐镇。

他们君臣这种关系,类似于李世民和李靖、赵构和岳飞,当君王和国家需要之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平素忌惮的“军神”,一旦打完了仗,立马把“军神”束之高阁、弃之如敝履。

渊子游抵达辽东以后,一边部署兵力,一边广派眼线耳目,探查隋军动向。从最近得到的情报来看,隋军也在对岸关键部署了重兵。

“辽州东山县和燕州的隋军可有动静?譬如说北上……”渊子游年过五十,虽然身型不高,但长得极为壮实,有一种不怒自威、睥睨万人的气势,他在几十名文武的簇拥下,在西城外城墙策马巡视。

这些文武多是渊子游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干吏,对渊子游十分信服。

“大对卢,两州隋军并未北上,而且营州方向,还向燕州增兵。”听渊子游询问,一名三十余岁的武将连忙回答,此人长得和渊子游有几分相似,正是其长子渊太祚,身兼辽东、玄菟、新城三城杖(两州总管)。

渊太祚能力平平、天赋不佳,是“虎父犬子”里的“犬子”,不过他有一个子不起的爹爹、一个了不起的叔父;而这两人不仅倾囊相援,而且手把手的带他几十年,所以比起眼前这些文官武将,却是厉害了很多。尤其眼界、阅历、经验什么的,实非其他贵族子弟能及。

渊太祚天赋才能、文韬武略都不如父亲、叔父,但他父亲、叔父欣赏的,恰恰是他沉稳持重、与族人为善的性情。

毕竟渊氏已经在他们兄弟手上蒸蒸日上、盛极一时了,渊氏接下来需要的是消化巩固、去芜存菁,而不是杀伐决断、狂妄自大的开创;否则的话,不仅会把他们的心血尽数葬送,甚至连家族、部落都要被玩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三百年突然发现是武侠

孤云飞岫

都市最狂医仙

花小刺

龙门战神

绯雨

我在大唐卖烧烤罗章赵天虎

不一样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