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6章 小飞挂角,诡三国,马月猴年,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棋妙啊……”徐庶看了许久,不由得点头称赞。

原来征西将军斐潜同意了徐庶的进行试探的建议,但是将试探的方向,从广汉的正面,挂到了涪县之处,一记小飞挂角。

在汉代,围棋也渐渐昌盛了起来,虽然古法围棋和现代围棋有很多不同,但是中心思想依旧是一样的,胜负为重。平局,其实也是胜负的一种,表示暂且不分胜负,待来日再战而已。所以当斐潜的建议发回来之后,徐庶自然认真考虑,而考虑的结果发现,确实是比自己之前的计划要更好……

战场本身就是一种胜负的博弈,因此虽然不完全和围棋一样,但是其中的精髓是相同的,简单来说,就是对方怎么不舒服怎么别扭怎么难受,就怎么来。

如今川蜀变化,刘备入了成都,就像是下棋下到了一半,突然换人了,而这新来的棋手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习惯,有没有什么阴招,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猛烈突进未必是一个好选择,一般都会放出试应手来试探一下,看看对方是怎么回应的,然后再进行判断。

原本徐庶是准备在正面战场上,也就是郪县之处,直进中宫的用这一招,但是斐潜建议改向涪县。因为斐潜觉得,如果走郪县,刘备有可能会脱先不应。

毕竟之前庞羲在郪县的防御做了十足,若是刘备不应,那么原本是试应手就不得不要变成了强攻,那么就失去了灵动,输了固然是非常的不好,但是想要赢,在面对那么多的防御工事营盘,多少也是要付出不少代价。

所以,斐潜觉得,如果正面举兵,刘备也有可能依托营寨,不会做出任何的变化调整,也就看不出刘备一方的虚实,还不如直接剑走偏锋,突然扎向涪县,看看刘备如何反应。

在这一点上,倒不是徐庶忽然智慧谋略下降了,而是徐庶作为前线总指挥,就会更关注面前的这一条战线的变化,也就自然会不由自主的选择在自己熟悉的这个阵线上作战,毕竟天天盯着这些郪县营盘防线,在心中也是不断盘算了许久,当然下意识的会选这里。

而斐潜原本就坐镇后方,相对来说,先天上视野就比徐庶要更加开阔一些……

虽然涪县也有防御,但是据张松杨松所言,其防御工事并不像是这里一般,里三成外三层的,所以就算是真的发动攻击,伤亡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涪县距离成都要比郪县更远,而这增加的距离,而距离的增加,也就增加了刘备控制的难度,若是有什么破绽,自然也更容易暴露出来。

同时涪县的兵卒并非像郪县这里一样,属于东州兵,涪县那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本川蜀兵卒,这样一来,在面临了新变化之下,原本川蜀防御体系之中各自同属的兵卒是否还能够协作,也可以通过涪县窥见一斑……

………………………………

魏延带着兵卒,朝着涪县缓缓而行,不快,也不显得慢。

拜见了征西将军一次,魏延性格当中那种激进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压制。

魏延不是不愿意听旁人的意见,他只是不愿意听所谓弱者的意见,而征西将军斐潜自然不是那种只懂得嘴炮的弱者,斐潜所说的话,魏延自然是用心聆听。

突袭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在外有因,内有应得情况下,还要再加上对手毫无防备,才能使用,并不是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

魏延甚至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征西将军斐潜当时将赵云和太史慈突袭冀州,以及当初魏延他突袭了南充,还有刘备突袭了成都都拿来作为例子,同样都是具备了以上的条件,才获得了成功。

要知道,刘备能进成都,吴懿在其中至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当初在广汉城中,可以说魏延要是稍微忍耐一下,说不定现在就换成了吴懿领着征西将军斐潜进成都了……

魏延忽然有些心神不宁起来。

当初在广汉……

嗐!

魏延又翻来覆去想了想,征西将军知道不知道是自己将吴懿给推到了刘备那一边?

不知道?

那么为什么还特意用刘备进川来举例说明?

知道?

那么为什么还赐给我这样一身铠甲?

魏延反过手,摸了摸后腰上的铠甲鳞片三色绦的位置,心中不由得忐忑起来,尤其是回想起征西将军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七上八下,征西将军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要不要现在写一封请罪书?

现在写还来得及么?

还是说……

要不然先等打完这一仗?待某再立些功勋,然后再找征西将军坦白,到那个时候反正也取了川蜀,至于中途的过程,也就是个小失误,征西将军也就应该不会怪罪……

魏延又摸了摸后腰上的三色丝绦,当然,还是要取了川蜀!

要不纵然征西将军不治罪,这个事情传开了之后,魏某人的颜面要往哪里放!

“报!”一名斥候赶了过来,禀报道,“查得涪县更换了将旗!现在认旗为张!”

“张?!”

魏延皱眉,难道是碰到那个该死的,没有半分口德的黑脸胡子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地摄影师手札

痞徒

阴倌法医

天工匠人

修罗丹帝

三寸寒芒

我居然是这种身世

多种物质

叶君临

剑子仙迹

镇国战神

剑子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