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攻西争论,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接着问道:“就这一个反对的理由么?”
“不瞒陛下,臣还有一个理由。”
徐辉祖起身作揖,有些为难的直言道。
朱棣笑道:“罢了,且一并说来。”
“陛下,汉唐之所以积极的凿通西域,是因为控制西域之后,可借助丝绸贸易获得丰厚的利益。”
徐辉祖恭声道:“数十年以来,西域之地战乱频发、百业凋零,此时已远不如汉唐时那般繁荣。即便大明控制了西域,也难以从西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况且,我大明如今得开海之利,有了海上丝绸贸易航线。相比之下,想要让百业凋零的西域重新焕发汉唐时的繁荣,没有一代人或两代人的努力,恐怕难以实现。”
“你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朱棣微微点头道。
随后,他看向李景隆问道:“曹国公,你怎么看?”
“陛下,臣认为,对于我大明来说,目前乃至以后,我大明最强大的外敌,始终都是北方的草原人。”
李景隆恭声道:“而草原统治者若要南下进攻我大明,首要联络之人必是盘踞西域的各个部落,因为这样才能进一步蚕食我大明西部和北部之地。”
“正因如此,西域之地显得尤为重要,大明拿下西域,便可以断草原人一臂,削弱瓦剌、鞑靼的实力。因此,臣赞成陛下攻略西域,陛下若对西域用兵,微臣愿效犬马之劳。”
“罢了,是否发兵西域一事,暂且不论。”
朱棣说着话,随即站了起来,负手而立道:“如今哈密生变,朕欲平息哈密乱局,诸卿皆可献言献策。太子,你先说。”
朱高煦恭声道:“父皇,儿臣认为,朝廷应当趁机问责嘉峪关以西的蒙古六卫,最好能拿下其中三、四卫的长官,换上本朝勋臣子弟以为镇守!”
洪武初时,朱元璋派遣徐达北伐,成功攻取大都,元顺帝率大臣宗室等回归漠北草原。
然而,那时的北元势力依旧强大,仅在北方战线,除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占据西北之外,还有东察合台汗国称雄西域,各蒙古王公贵族占据河西走廊。
洪武五年,大明在有效控制河西走廊之后,构筑了嘉峪关,并以嘉峪关以东作为朝廷的实际控制范围。
自那时起,一直到如今的永乐三年,为了巩固西北边疆,大明在嘉峪关以西、祁连山以南、青海以北,西至敦煌、哈密一带,陆续册封了七个羁縻卫所。
这七个卫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
因七卫在嘉峪关以西,故而统称为“关西七卫”,又因七卫其掌权者多为蒙古族,故又称“蒙古七卫”。
朱高煦知道,因为朱棣顺利继位的缘故,关西七卫较原历史上提早出现,使得大明的统治延伸到了西域附近,七卫的设置也对大明西北边疆的安定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当年朱元璋鉴于嘉峪关以西地区的复杂情况和大明军事布置侧重于北方防线,对关西七卫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
所谓“以夷制夷”,看似高明,但在朱高煦看来,不过是比较松散的羁縻管理制度。
因为这种羁縻手段,以当地人为官,朝廷不派军队,防务自理,相应也不屯田,朝廷不向七卫收取赋税,当地赋税完全归当地所有。
朱高煦认为,“以夷制夷”等于把人事权、军事权、财政权全交给了关西七卫的头人。
这必将导致大明朝廷对关西七卫缺乏有效的管辖,使得七卫在周边游牧部落与西域各方势力的牵扯下,逐渐与大明离心离德。
所以,他要建议朱棣趁着哈密生乱,问罪其余几卫,最好能像之前强势插手哈密事务把脱脱空降过去一样,换上大明的勋臣子弟去坐镇关西,如此便可为将来攻略西域做基础。
因为朱棣昨天就此事与朱高煦商议过,故而他此时听了朱高煦所言之后,并没有露出太过惊讶的表情。
但殿内其他人却是第一次听到朱高煦这种观点,包括诚意伯刘璟在内,皆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对关西七卫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而太子朱高煦的意思却是要从根子上改变这个策略。
朱棣望向徐辉祖道:“魏国公,你觉得太子的建议如何?”
“陛下,臣反对。”
徐辉祖不得不起身朝朱高煦作揖,以示告罪道:“请太子殿下恕罪,臣确实有不同的看法。”
朱棣笑道:“魏国公不必如此,大明不以言获罪,有朕在,太子岂会怪罪你?”
“儿臣不敢。”朱高煦当即起身作揖道。
“都坐下。有异议才是正常的,没有异议反而成了一言堂。”
朱棣抬手虚按,示意朱高煦、徐辉祖坐下,同时说道:“魏国公,你且说说,为何反对?”
“陛下,太祖皇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时,曾言:‘一则分其势力杀其力,使之不为患,二则使外夷相攻,大省中国用兵之费。’对此,臣深以为然。”
徐辉祖解释道:“陛下,太祖皇帝‘以夷制夷’的高明之处在于可使七卫相互牵制,相互混战,如此一来,蒙古七卫将难成气候,也为朝廷省下一大笔军费。”
他说到这里,抬手抱拳,向朱高煦微微拱手道:“太子殿下可能是担心关西七卫日后对朝廷离心离德,然臣以为,殿下却是多虑了。”
“愿闻其详。”朱高煦颔首道。
徐辉祖道:“不敢。”
随后,他接着道:“太祖皇帝准许关西各卫每季在肃州城互市一次,开展茶马交易。因西北牧民不得茶则困以病,且那里不能自产茶叶,只能依赖与大明贸易获取。故而,茶马互市,使得西北各番不敢轻易得罪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