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8章 三策,大明风流,大苹果,飞卢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一清身旁,监军太监谷大用倒是没有杨一清那么淡定,他皱着眉头,似乎有些闷闷不乐。
谷大用是在张延龄离开灵州之后的第二天才抵达灵州的。本来,谷大用以为,他是皇上派来的内廷监军太监,杨一清一个陕西巡抚还不得对他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杨一清压根就没有搭理他。除了自己抵达的那天,杨一清象征性的迎接了一下之后,接下里的日子里,杨一清便再没有跟他多说过半句话。
军中的各种军事会议,商讨大军平叛事宜的会议,杨一清一概不邀请谷大用参加。谷大用如何受得了这个。几日前,谷大用闯入杨一清的军衙会议之中强行列席。结果,从谷大用坐下的那一刻起,杨一清和那些领军的将领们便再没有说一个字。最后,谷大用不得不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谷大用心中恼怒之极。不过他牢记着来时刘瑾的教导,并不和杨一清起正面冲突,而是暗中将杨一清的所为都记在心里。回到京城之后,这些账都是要一笔笔的算的。
总兵官张延龄来到灵州两日便领着他的人马离开了,据说便也是杨一清独断专行让张延龄气愤离开,甩手不管了。这笔账自然也要算到杨一清头上。
谷大用已经想好了。回京后,或许也得替张延龄出出头,杨一清一个‘独断专行、排挤同僚’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虽然,张延龄这厮也不是个东西,但是这一次,谷大用不介意替他出头。因为,张延龄很大可能已经不能活着回京城了。
出征之前的那天晚上,刘瑾便叫了谷大用和锦衣卫副指挥使杨玉一起去他的府中为他们设宴饯行。宴席上,刘瑾面授机宜,直言不讳的告诉谷大用和杨玉,这次在西北得想办法解决了张延龄。
当刘瑾说出他的想法的时候,谷大用和杨玉都惊呆了。刘瑾给出了上中下三策,要谷大用和杨玉按照情势去选择。
首先便是要杨玉和手下带去的锦衣卫趁着两军作战混乱之时,伺机对张延龄直接下手。平叛不可能不作战,张延龄又是个喜欢出风头,喜欢的亲自上战场的家伙。在混乱的战场上,杀死他的机会自是不会少。
当然,这是下策。倒不是没有机会下手,而是下手之后很难不被发现。一旦失手,或者被他身边的人发现,则后果不堪设想。整件事便会变得不可收拾。所以刘瑾叮嘱说,若无完全的把握和脱身的机会,便不能这么做。
然后便是中策。刘瑾说的中策便是,让谷大用打探军情,搜集情报,通过杨玉之手将军情秘密泄露出去,让叛军对朝廷平叛兵马的行动了若指掌。特别是张延龄的行动了若指掌。
如此一来,交战之时张延龄必然惨败。最好是让他死在叛军的埋伏之中,死在叛军手里。这样便一了百了。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张延龄若是死在叛军手里,他的死便是技不如人,无人怀疑。当然,弊端在于,这么做很可能会酿成平叛失败的后果。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平叛失败对刘瑾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刘瑾的想法是,相较于平叛失利之事而言,让张延龄死在战场上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叛军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真的能够夺取大明江山,不过是一时喧嚣罢了。最多再调集更多的兵马去平叛,总是能解决了他。而张延龄这个祸患的威胁可比叛军要大的多。
至于上策,那便是攻心之策了。刘瑾的意思是,让谷大用和杨玉在军中制造杨一清和张延龄的矛盾。因为刘瑾知道,杨一清本就是个刚愎自用高傲之极的人。这一次杨一清总制军务,权力在张延龄之上。杨一清又是外廷中坚力量,外廷不可能不对他面授机宜,希望利用此次平叛的机会向朝廷展示关键时候外廷能够力挽狂澜的现实。
换句话说,此次平叛的功劳,杨一清一定会攥在手里,不肯让人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大作文章。刘瑾要谷大用和杨玉利用一切手段去挑拨两人之间的矛盾,最好闹得不可调和的地步。
一个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睚眦必报,一个自以为是,蛮横无礼。这两人要是闹起来,可是有好戏看了。
到时候,谷大用等人只需添柴加油,让两个人势成水火。只要战事稍有不利,杨一清必然要动用总制军务之权用军法对张延龄下手。就算他不敢这么做,谷大用也可以主动出击,表态支持杨一清为了平叛大事行驶总制之权。或者干脆让杨玉通过叛军内部的锦衣卫送来情报,制造让杨一清处置张延龄的理由。
只要火烧起来,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猜忌便足以让杨一清对张延龄下手。杨一清这个人的胆量极大,睚眦必报,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个人是有前科的。
几年来他在陕西管理马政,陕西前总兵官武安侯郑宏有一次在公开场合羞辱了他,杨一清便花了半年时间秘密的调查了郑宏的所为,拿到郑宏贪污证据,最后联合外庭刘健等人将武安侯郑宏夺爵削职。
要知道,武安侯郑宏可是对杨一清有恩的。杨一清到西北为官时孤身一人,郑宏给了他宅子仆役,还送了两名府中婢女给杨一清享用,以缓解他孤身在西北的孤独寂寞的。杨一清这么做虽然被朝廷褒奖为嫉恶如仇,公正清明,但是背地里也为人诟病为薄情寡义睚眦必报。
刘瑾说,退一万步而言,就算杨一清不敢对张延龄动手,这两人也必然是相互掣肘。平叛必然不会顺利。届时谷大用可将这件事上奏朝廷,将张延龄和杨一清为私利不顾朝廷平叛大事,导致兵败的事情公之于众。这两人一个也落不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